来源:华商报 原标题:40年后知青再聚首 感慨再不聚就来不及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趁年轻多和家人朋友聚一聚” 昨日,知青们打着拍子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本报记者 汤继颖 摄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70名知青一起唱着当年下乡时唱过的红歌,铿锵有力的歌声,仿佛又把他们带回到当年一起挥锄头,赶牛车,睡大通铺的情景。 昨日中午12时,西安市第十中学1972级的70位知青相聚在一起,拉家常忆往事,说到动情处,还有人湿了眼眶。 每次小聚都会听说有人去世 “我们是1974年4月16日下的乡,当时我们级有150人,下乡时分散到渭南、礼泉等地。这次只来了70个人,这也是我们首次举行这么大规模的聚会。”组织者刘保安感叹,“当初都是一个锅里搅过马勺的,现在都已是奔60岁的人了,见一次少一次,每次小聚会,就会听说有当年一起插队的知青去世。再不聚一次就来不及了!”刘保安说。他们1974年下乡,1977年返乡。当年,这些十七八岁的青年在这3年里经历了人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小伙省下杠子馍给心仪姑娘 李忠义和李华贵夫妇下乡时分到了一个队上。从此他们就没再分开过。他们1980年结婚至今已34年,当年一起吃苦的日子,让他们彼此更加珍惜对方。 “当时物资匮乏,每天能吃上两顿饭都算奢侈的。那时也没有玫瑰,啥浪漫的事儿都没有。每天是上午一起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下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社。”59岁的李华贵笑着说,“那阵子粮食不够吃,有时他会省下杠子馍偷偷塞给我。” 昨日,参加聚会的人里,像李忠义夫妇这样在下乡时建立起感情的夫妻还有3对。 “我们当时的日子非常艰苦,当时一个知青下了一碗白面,没有调味料,就跑到公社对面的供销社偷了指头尖大的土盐伴着面吃。没水喝时,我们就接雨水,结果喝完就拉肚子了。”刘保安说,“以后这样的聚会我们要经常举办,我们要说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兄弟情深 走70公里运遗体 1955年出生的杨建立因为下乡和礼泉的老乡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意。1975年9月的一个星期六,杨建立接到一个电话,住在他隔壁的一个姓雒的兄弟患了黄疸型肝炎,住在省人民医院,由于病情加重,人快不行了。挂了电话,他立即骑着自行车从礼泉赶到西安。 “在省人民医院,雒70多岁的父亲一见我就跪下了,说娃已经走了,按农村规矩3天内必须回门,不然无法入土为安。看到那个情景,我答应把他儿子的遗体运回礼泉。”杨建立回忆说。 “我们上午11点从省人民医院出发,走到兴平408厂和接他的人会合时已是晚上11点,已走了近70公里路。”杨建立说,因为这件事,他现在还和雒家保持着联系,雒家人每年也都会来看望他。 “活到现在才发现,原来生命如此短暂,曾经健壮的小伙子现在头发花白,疾病缠身;曾经如花似玉的姑娘们早已嫁作人妇,一心放在柴米油盐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趁年轻多和家人朋友聚一聚,且聚且珍惜。”刘保安说。本报记者郑唯舒 ■相关新闻 吃着菜豆腐和面皮 老知青洋县忆当年 4月10日,洋县溢水镇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40年前曾在这里下乡的老知青,他们一行共40余人。 10日上午11时,老知青聚集在洋县溢水镇镇政府旁一家农院里吃着菜豆腐、面皮,说着笑着,重温当年的感情。活动发起人58岁的蓝艳萍说,他们是1974年4月4日到洋县溢水镇的下乡知青,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在洋县呆过5年,现在最大的62岁,最小的56岁。 蓝艳萍说,今年4月4日,他们几个留在洋县的知青重聚时,说想和当年在这里下乡后来分散到各地的知青们重聚一下。于是,蓝艳萍便在4月6日、7日两天里,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和分散在各地的人联系,说出了想在洋县重聚的想法。 “大家都很支持,说要过来。”蓝艳萍说,4月10日,分散在各地的老知青们都准时赶了过来。 58岁的徐丽是从海南赶来的,她端着一碗面皮说,未下乡前,她都没吃过面皮,下乡后还学会了做面皮。58岁的杨慧军和62岁的王洪珍开始聊得很开心,说着说着两人都泣不成声了。杨慧军说,“几十年没见了,第一眼都没认出来……” “我们真的高兴。”蓝艳萍说,他们约定,2019年4月他们还要再来这里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