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声,原名水庭,曾化名蔡若愚、何家烈、陈一新等,广东梅县人,出生于归国华侨家庭。早年在梅县梅州中学毕业,1926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党代表,是梅州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后历任新加坡培华学校校长、上海引擎出版社社长、马来西亚加影华侨中学校长、香港中国通讯社主编、中国民主同盟东南总支部宣传部部长、民盟马来亚支部常委兼新加坡分部主席。1949年3月到北平,参与筹备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任第一、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动要求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议秘书处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兼北师大附中校长,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兼广州归国华侨、港澳学生补习学校校长,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等职。1990年3月在广州病逝。“你的入学考试算是通过了。作文写得很好,数学不必考了。你当过一年小先生,决定让你插班读初中二年级,相信你会刻苦用功。同意你减免费用的要求,学费减半,寄宿费免收。你要立志读好书,将来做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是1933年担任马来西亚加影华侨中学校长的胡一声对学生郑展说的话,这些话也让学生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胡一声就奔波于东南亚和内地之间,为发展爱国华侨教育,做好海内外统战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远渡南洋创建海外“小延安”北伐战争时期,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背景下,为了在华侨中推动爱国主义运动,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了华侨运动讲习所,第一期学员共有七十多人,胡一声就是其中之一,并被选为学员班长。当时大批中共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都在华讲所担任教员,学员们除了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外,还到华侨团体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华侨教育的种子从此在胡一声的心中埋下。1927年,回到家乡参加革命工作的胡一声创办了梅南中学,得到家乡父老和侨胞的热烈支持。次年,23岁的胡一声受广东东江特委指派,远赴南洋联络海外共产组织关系,在从事革命工作的同时,先后在印尼华文小学、新加坡培华学校任职,这些工作经历对他日后从事教育事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南洋各地社会陷入严重的经济恐慌之中,华侨生活日趋艰苦,致使无数的贫侨子女被摒弃于教育之外,华侨儿童流浪失学的现象十分严重。1932年,胡一声来到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加影,并被聘任为加影华侨中学校长。加影华中的前身是创办于1912年的加影华侨学校。面对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和困难的办学条件,在办学经费极其有限的条件下,胡一声团结全校师生建设学校,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先后增设初中部、高中部和高级简易师范班;制定了《华侨中等学校教学改革计划》,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针,改革课程,删减与时代与生活需要脱节的部分,增补与当时形势、抗日爱国运动的实践有关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集体讨论;加强课外活动,把学和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主张学校应向贫苦子女开门,规定优待贫苦子女入学条例。期间,他还积极发动了温士奇、黄德安、李得奇、陈雪、廖经天等一大批学生奔赴陕北参加革命战争,培训了一大批抗日爱国的骨干。此外,他还积极号召广大爱国华侨出钱出力支持祖国人民的抗日救国战争;出版进步刊物,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着重配合华侨抗日后援工作的开展,组织演剧、宣传、募捐等活动,广泛动员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在祖国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广东抗日游击队以及陕北公学和抗日大学。 当时加影华中的校歌唱道“我们华侨学生,个个要英勇;用我们的热血,拥护理,用我们的知识,唤起民众。用我们的枪炮,瞄准敌人勇敢向前冲。”从这首校歌中就看出当时华中的办学思想与其他学校不太一样。“胡一声像一块磁铁,使加影华中成为聚集了最多革命同志的大本营。每逢节假日,散布在附近各城镇的革命同志都喜欢到加影华中欢聚,他们叫做‘回家’。”胡一声学生廖经天回忆当年求学经历时说到。胡一声教育思想和改革计划的实施在东南亚侨校中独树一帜,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整个校园充满了朝气蓬勃、努力学习、团结进步的景象。全校师生高度爱国热情的迸发,有力地推动了马来亚华侨抗日爱国运动高潮的兴起。加影华中的声誉弥漫了东南亚社会,从而吸引了各地更多的华侨青年远道来就学。华侨舆论界和各地侨领交相赞誉和支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林伯渠等党中央领导人都曾为加影华中题词。1938年毛主席还为该校题写“加影华侨中学”校牌,放大后的校名牌匾就挂在校外大门上,爱国侨胞和全校师生都深受鼓舞。加影华中实际上已成为东南亚华侨抗日爱国运动培养青年干部的基地,被爱国华侨誉为东南亚的“小延安”。毛泽东为加影华侨中学题字当时前来学校就读的学生除马来西亚各州外,邻近的泰国、北婆罗洲(今沙巴)、苏门答腊的华人子女纷纷前来就读,学生人数上千,成为当时马来西亚华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之一,学校的声誉也大幅提升。此外,为了使加影一带的锡矿工人、橡胶工人、汽车司机、店员、小贩等华侨劳动群众有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机会,胡一声还在学校设立夜学部,让这些华侨晚上下班后得以学习。1940年秋,迫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压力,马来西亚当局将胡一声驱逐出境,加影华中师生忍痛惜别。当时,校董事会作出决定,聘请胡一声为永远名誉校长,并登报声明,以表示抗议。在送别胡一声的车站,当天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各界华人三千多人。 矢志教育 为国家培养复兴人才“若问我个人对工作的意见,我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哪个部门都很重要,但是国家建设,根本问题是人才,从立竿见影还是长远之计来看,都要搞好教育这个培养人才的基础。如果教育部要我去,我也乐意去。”这是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闭幕后,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在征询胡一声个人工作意向安排时他的表态。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最傻的选择”,因为教育部门无权无钱,十分贫穷,但他从党和国家需要考虑,依然选择了投身教育事业。来到教育部后,为了尽快解决办好中学教育的问题,形成在全国示范的办学经验,胡一声1949年被委任为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北京师大附中校长、工农速成中学校长等职务。北京解放后,北京师大附中已被接受为教育部直属中学,称为师大附中一部。其时,华北解放区的原育才中学也被合并入附中,称为师大附中二部,另外还并入了一所普通中学和一所工农速成中学,称为师大附中三部、四部,一所学校要同时摸索四种类型的办学经验,难度非同小可。胡一声深感责任重大,广泛调动全校师生的办学热情,同时积极寻求中央的支持,从而促进了教学各方面工作的快速发展。师大附中合并后,导致办学空间极度紧张,为解决办学场地问题,胡一声多次向周恩来总理写信,往返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最后顺利在圆明园废墟东南角建成了师大附中二部,后改名为一零一中学,并发展为北京市重点中学。重建暨大彰显大公无私品质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大批爱国华侨青年纷纷返回祖国,原来直接安排侨生入读现有学校的办法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形势,中央决定在广州、厦门各办一所归国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由于广州毗邻港澳,且归侨人数最多,因此经上级部门批准,特在广州加办一所港澳学生补习学校。由于胡一声有加影华侨中学、北师大附中等办学经验,1955年,中侨委决定调胡一声回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兼广州归国华侨、港澳学生中等补习学校校长。 广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1955年在广州石牌成立。成立之初,补校的办学条件简陋,胡一声来到补校后,带领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修建校舍,扩充校园,使之迅速成为海外华侨学子归国求学的重要基地。1956年,港澳学生补校并入,学校更名为广州华侨港澳学生补习学校,当时六千余名学生汇聚在校园内。1958年,中央决定在广州重建暨南大学,并要求年内开学。当时担任筹委会成员的胡一声以大公无私的精神献上良策,主动提出将自己近几年建设起来的华侨港澳学生补习学校校区划出大部分交给暨大,让暨大完成当年招生、上课的任务。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于1958年9月得以顺利开学。1958年,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影响,胡一声被划成右派,受到开除党籍和降职降级处理,直到1978年,获得平反,恢复党籍和工资待遇,并安排担任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直至1983年离休。期间,华侨港澳学生补习学校也于1965年迁址广州瘦狗岭,正式更名为“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93年,华侨补校并入暨南大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正式成立。 今年正值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至今已培养了近40余万名校友,遍布世界五大洲,堪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在学校办学的各个历史时期,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像胡一声老前辈这样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暨南人,学校得以在“三起三落、五度播迁”的历程中走过来,并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