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之春 老知青张承永再下乡,走过了八年的山村之路,小山村富民之路的这个平台,山民的发展理念提升了,城乡交流和沟通,使城里人山里人走起了亲戚。小山村干部们的开发意识转到了集体经济发展上来,山场开发上日程。很多城里人来到小山村为这个以文化兴村、养生定位、城乡互补、和谐发展的县市文化特色村出主意,作规划。
老知青张承永二次下乡帮民致富
天津市老知青张承永在知天命之年,主动放弃铁饭碗,一不靠关系、二不靠投资,仅带着对“三农”的情缘和市场经济的理念,只身一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小山沟——天津市蓟县下营镇大平安村,出任大平安村总策划。五年不要任何报酬,诚心诚意为新农村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因地制宜帮助山里发展,引导村民致富,创出了一条“老知青与农民”、“城市人与山里人”相互结合,共谋发展的和谐之路,续写了一曲“老知青再下乡,更有作为”的新乐章。
张承永是老三届知青,1968年,17岁的他随着“上山下乡”的潮流到了河北省青县安家落户。凭着他少年时养就的一颗善良的心和勤劳的品质,很快就和贫下中农融为了一体,十年的知青生活,不仅学会了各种农活儿、懂得了农村的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让他彻底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并与“三农”结下了终生不解的情缘。
1978年,随着“知青大返城”的潮流,将近“而立”之年的张承永又随大流回到了天津。回城后,他凭着知青岁月历练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凭着他善于思考、肯于实践的秉性和与人为善的亲和力,不久,他就从和他一起进厂的80多名返城知青中脱颖而出,被提升为队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敢想敢干、善于捕捉信息与时俱进的张承永,担当了三峰实业公司开发部部长,积极投 身改革的大潮,不断学习市场经营理念。任职期间,协助实业公司总经理先后开办了27个三产企业。不仅为公司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市场经济运作的能力。
虽然事业如日中天,但张承永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老知青,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宣传和重视,再次激起了蕴藏在他心底的“恋农”情结。2001年,年近50的张承永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心理准备,毅然向厂里递交了内退申请,决心要在天命之年再次下乡,续写他的后知青历史。
这次下乡与四十年前截然不同:今日的农村与知青岁月的农村已不能同日而语;现代农民的意识行为也和大集体时有天壤之别。为了能确实起到老知青二次下乡的作用、做到“有备而下”,他不辞辛苦、不计代价,南方、北方四处考察,他东奔西跑考察过好多地方。最后终于选定了离天津市100多公里的蓟县下营镇大平安村 。
“大平安”是一个千年古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离“黄崖关”等旅游景点很近。若站在村边的双乳峰上,望着延绵起伏的山峦、呼吸着沁人心脾的山涧空气、环顾山脚下花草树木萦绕着的炊烟人家,确实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幽静自然的田园风光,使他意识到:在这里打造农家院,发展旅游、休闲、养生、养老产业,一定会大有前途。
老张是以投宿者的身份进的大平安,在村民的引荐下当晚就与村支书张玉仓见了面。他自报家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讲述了他为何采取这种形式二次下乡的原由;并把他对大平安的思考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的设想讲给村干部们听。
此时平安村也早有这个打算,只是“山高皇帝远”,村里也没有旅游景点,苦于找不到突破口,几年一直没搞起来。他们正打算到城里聘请一位顾问来指点指点。
五个多小时的“隆中对”,双方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张书记心想:“帮我们发展,什么条件、待遇也不要,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尽管一些人怀疑是不是个骗局?但张玉仓还是以他宽厚的胸怀和超前的意识,代表村委会和渴望致富的乡亲们接纳了他。张承永终于找到了一个既需要他帮助、又能发挥他作用的平台。
从入村后的第一天开始,老张就全心身地投入到大平安的发展建设中。晚上,他和村官们精心策划大平安的发展宏图;白天,他用城里人的眼光,一家一户指导村民改造农家小院,让它既保持农家风格又符合城里人要求;为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他带头清理环境卫生;旅游旺季,游客多了,老张亲自下厨炒菜做饭;客人走了,洗锅刷碗、打扫卫生……;为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他从饭菜的营养搭配、房间的卫生设备、接待的服务态度乃至价格的制定,一一加以培训、指导。一年365天,张承勇300天都在大平安。五年来,他和乡亲们日日夜夜同甘共苦,人们谁都不会忘记:大平安第一个以发展旅游业走向致富的远景规划,是张承永协助策划的;第一个致富平台是张玉仓和张承永带领村民共同搭建的;第一批游客,是老张从天津领来的……。大平安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样样都离不开张承永。
用一位78岁老大娘的话说:“张经理(这是村里给他起的雅号)来我们这儿,可是受苦了,一年四季,起早贪黑,跑前跑后,尽为大伙忙忽了。”
人心换人心,张承永真诚为大家办事,赢得了地方各级的信任和乡亲们的爱戴。2005年冬天,张承永不慎从房上摔下,四条肋骨骨折,在他养病期间,小屋每天都挤满了来看望他的乡亲。人们拿着自产的鸡、鸭、肉、蛋等农副产品,向这位真诚帮他们致富的人表达着各自的感激之情。
更让老张感动的是,2004年他九十岁的老父亲在大平安病故,村里的干部、男女老少,像送亲人一样,用村里最隆重的仪式为老人的送葬。市里来的亲朋好友看到此情此景,无不为之感动。临别时,大哥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只有在大山里才会找到这样的真情。看来承永的这条路是走对了。”
几年的努力,大平安从干部到群众,从事业到理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旅游专业户由开始的12户,两三年内发展到30多户,年接待游客达两万多人次;2005年被县里评为“ 文明生态示范村”。
2006年,大平安又迎来了一个“福”“喜”双收的好年景:这个仅有90户人家309口人的“百米小村”,光旅游一项收入就达上百万元;同时又被评为“农家旅游专业村”。县委书记慈树成还亲自为该村题写了“平安农家”以示鼓励。
北京中华新闻报整版以 “探秘和谐平安第一村”的文章对大平安作了全面报道。
事业发展了、农民富了,大家不约而同都想到了为他们日夜操劳的张经理。村委会代表村民的意愿给老张特批了一块办公用地。让他盖个农家院接待游客挣点钱。可谁都没有想到:老张盖起的却是个大会议厅。他觉得“平安村”现在已小有名气,以后来的人会越来越多,没有一个大的活动场所不行。村委会要盖又得向村民集资,他不忍心让刚刚起步的农家再增加负担,于是,只好自己东抓西借,实在筹不齐,就和原单位商量一次性买断工龄。一座简易的二层小楼盖起来了,这等于老张筹资为村里盖了个形象工程。他不是刻意要奉行“无私奉献”的理念,而是在做出“二次下乡”决定之前,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在村民还没富起来时,自己“只赠予,不索取”。“等大家都富了,那一定会水涨船高的”。张承永坚信这一点,几年不改初衷。
村里有了活动场所,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组建了“老年之家”、“山区艺术团”、“老年秧歌队”、“手风琴队”;还和城里一些艺术团体联合成立了“大平安田园艺术联合会”;并利用当地资源开发根雕、刺绣、编织等产业。这些小山村从未有过的现代化文明方式,大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位和生存质量。
2007年,新的一年开始了,张承永除了考虑大平安如何再发展、再提升的问题外,还想为村里继续引进人才,因为他知道,市场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他多么希望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经历、对“三农 ”有着同样情感的老知青朋友,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以这样的模式:带着城市生活和工作的积累、带着市场经济的理念和现代文明的视野,再次融入那些“需要人帮助、自己也有能力帮助”的农村山区,和乡亲们一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尽一份力。
传统文化、耕读文化、养生文化、田园养老、生态调理。重点介绍小山村的发展。大平安网站http://gzdpa.5d6d.com 。
与时俱进与积极养老、乐活无处不在三大主题,老知青张承永的——天津知青之家www.tjzqzj.com 。
专访二次下乡老知青张承永视频http://sinaurl.cn/hbFXxX 。
采 写 人:刘 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